岳西县各街道乡镇情况介绍[2]

  • Published2025-10-14 05:43:06

16、莲云乡 莲云乡位于岳西县城西郊,下辖6个行政村,170个村民组,总户数4930户,总人口19174人。国土面积4500公顷,其中耕地730公顷、山场2800公顷,是一个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的典型山区乡。

这里的自然风光优雅,景色迷人,气候宜人。莲云四面环山,一条山脉自西北黄沙岭向东南经桃园寨、飞旗寨倾斜下降。莲云大河将全乡一分为二,大河两侧均为相对平整的冲击畈,灌溉方便,土壤肥沃。境内气候温凉,光照充足,雨热同期,四季分明,是休闲避暑的胜地。全县最大的休闲避暑山庄——白云度假村座落在莲云,一次可接纳客人120余人。境内还有可供旅游观光的观音寺、祈永寺等数十处。

这里是战争年代兵家的必争之地。明崇祯15年(1624年),张献忠转战天堂,在飞旗寨、桃源寨安营,古城墙、古寨址仍清晰可见;土地革命时期,莲云人民积极参加王步文领导的靖水寨-,打土豪、斗恶霸,前仆后继;解放战争时期,刘邓大军为彻底推翻蒋家王朝,在这里与敌人展开搏斗,鲜血染红了莲云的黄土地。

这里的区域位置相对优越。莲云紧邻县城,交通便捷,基础设施较好,是县城联接岳西西部10个乡镇20万人口的必经通道。318国道横穿全乡9个村、17公里长,乡政府驻地距城关中心点仅6公里。程控电话覆盖全乡,供电、有线电视等基础设施完善;腾云、朱屋、关畈三处集镇建设初具规模,日趋繁荣,市场活跃,莲云人民初步过上了比较殷实的小康生活。

这里的资源丰富,开发前景广阔。独特的山区小气候,适宜于多种优质特色经济作物的生长。通过实施结构调整战略,已初步形成茶、桑、板栗、中药材、食用菌、高山蔬菜等六大特色产业基地,种植规模达1500公顷。其中香椿、百合、蘑菇,远销上海、南京、宁波等大、中城市。莲云非金属矿产资源贮量丰富,境内拥有丰富的花岗石,全乡建有大小采矿场15个。麻砂钾长石钾钠含量达20%以上,地质贮量超过4000万吨,开发前景十分广阔。

17、青天乡 岳西县青天乡位于大别山东段主分水岭起点多枝尖东北部、县城西北,1992年由原青天、明山、道义三个小乡合并而成。青天距县城34公里,总面积117平方公里,辖8个行政村,177个村民组,2005年全乡总户数2916户,总人口11578人。

青天乡是著名的革命老区乡,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曾经燃起革命的熊熊烈火,曾经踏满英雄的点点足迹,曾经洒下烈士的殷殷热血。1930年3月0就在这里建立了苏维埃政府和赤卫大队,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1937年7月,红28军军长高敬亭的代表何耀榜,与驻鄂、豫、皖的-军卫立煌部代表-夫、特务处长邱某,在今青天村汪家祠堂进行国共合作一致抗日的谈判,为期6天达成协议。在革命战争年代,青天人民用鲜血和生命为革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青天峰峦迭起,河谷交错,资源丰富,物种齐全。境内水能充足,极具开发价值:非金属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稀有野生动物原麝、大鲵、长尾雉等虽少犹存;野生药物天麻、猪参、石斛等颇具盛名;多枝杜鹃、五针松、珍珠黄杨等植物尤为珍贵;茶叶、蚕茧、香菇、木耳等土特产久已闻名。

青天乡具有优越的区位优势和良好的投资环境。209省道横穿乡内,青姚线纵贯全境,规划建设的东香高速公路横跨乡境东北,衔接东香高速的合武高速公路以及两条高速路的出口,距青天仅十公里,构成了十分便捷的交通网络;全天候供电正常,网电覆盖全乡;邮电方便快捷,市话程控化和长途传输数字化,并开通了移动电话;集镇建设突飞猛进,商业网点星罗棋布,金融、保险机构健全,文化卫生设施完备。

地理环境

青天乡地处大别山东段主分水岭北坡,岳西县西北边陲。东与黄尾镇、头陀镇、石关乡毗连,南与温泉镇、来榜镇、和平乡交界,西和包家乡相邻,北与霍山县接壤。

境内为高、中、低山河谷地貌,有岳西第一高峰天河尖,海拔1755米,平均高程500至800米,属淮河流域淠河水系之淠河的第二条支干流发源地,年平均气温12.7°C到14.2°C,年平均降水1400mm到1600mm,年稳定通过10°C积温3900°C至4400°C,无霜期180天到210天。气候温凉,光照尚足,雨热同期,四季分明。

18、包家乡 包家乡位于岳西县西北部,地处皖鄂两省三县(岳西、霍山、英山)结合部,距离岳西县城55公里,东与青天乡接壤,南与和平乡毗邻,西与湖北英山县草盘镇、本省六安市霍山县太平乡交界,北与霍山县太阳乡相连,209省道贯穿全境。下辖4个行政村81个村民组,2005年总人口5756人,均为汉族。全乡总面积123平方公里,1994年4月国务院批准包家乡全境为鹞落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包家乡境内山高林密,层峦叠嶂,山脉纵横,属大别山脉主峰分水岭主段。最高处是乡南部的多枝尖,海拔1721.2米,最低处是乡北部鲤鱼尾,海拔500米,两极年平均气温相差5.8℃,全乡年平均气温为12.7℃。

主要资源

农业资源。包家乡耕地3942亩,其中水田3114亩,旱地828亩。农作物以水稻为主,次为小麦、玉米、山芋、豆类。经济作物主要有茶叶、无公害蔬菜、香菇、木耳等。“岳西翠兰”被评为安庆市著名商标,包家石佛寺茶叶是其最早的发源地和样本点之一,历史上包家茶曾经是“贡茶”,境内药用植物有1200余种,属国家级管理的药材有3种。

生态资源。包家乡位于北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渡地带,动植物区系复杂,生物资源丰富,123平方公里土地上,几乎囊括了大别山所有的生物种群和植被类型,保存有大面积的天然次生林和一批珍稀、古老孑遗物种,是2000多种高等维管束植物、200多种陆生脊椎动物和100多种大型真菌的天然分布地,其中属于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动植物就有40多种,既是香果树、领春木、大别山五针松、厚朴、大鲵、原麝、勺鸡等濒危物种的集中分布地,也是多枝杜鹃、鹞落坪半夏、美丽鼠尾草、大别山冬青等几十种地方特有植物生长繁衍的场所。同时包家乡位于大别山主峰地带,地处江淮分水岭,年平均降雨量为1600毫米,是淠河、长河、潜河、白莲河等多条河流的发源地,是淮河流域的重要水源涵养林区,因此它又是大别山一个重要的生态功能区。

19、古坊乡 古坊始建于1950年,后几经区划变动,1992年由原百帽区前进、古坊二乡合并为现古坊乡,位于岳西县的西部边陲,距县城79公里,西北与湖北省英山县交界,东南与县内白帽镇、河图镇接壤。全乡总面积47平方公里,辖5个村,119个村民组。2005年全乡总户数 2341户,总人口8995人,主为汉族,姓氏以刘、徐为主。全乡耕地面积6100亩,山场面积36000亩,经济发展以农业为主,但山多地少决定了粮食生产无法自给,主要依托茶叶产业和中药材产业,畜牧业也是古坊的重要产业之一。全乡建有一所中学,四所完小和四个教学点,师资雄厚,尊师重教氛围浓厚,早在八十年代就是有名的"文体之乡"。集镇坐落在西冲、下坊、长岭三村交界处,二00二年规模新扩,面积达0.3平方公里,人口0.2万人。

自然条件和资源 古坊地处大别山南坡分水岭以南,低山、丘陵、盆地地貌,平均海拔在600米以上,年均气温14.9℃,年均降雨1500毫米,气候温凉,四季分明,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古坊系长江流域皖河水系长河干流店前河的发源地之一,境内河流绕山迂回,河道窄,坡降大,流量受降水控制,但地下水资源相当丰富,建有小型水库四座,小型发电站一座。地表多为裸露岩石,盛产"黑白花"、"珍珠红"、"豹眼石"等花岗石矿。土壤以黄棕壤为主,酸碱度在0.45-0.65之间,土层肥沃,适宜多种经济作物生长。林木以松、杉为主,毛竹也有相当数量,稀有树种有银杏、枫香等。民胜村一棵高达三十米的古银杏,树龄近400年,胸径1.2米,雄奇挺拔,谓为奇观。古坊是革命老区,是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的革0据地之一,境内山清水秀,民风淳朴,人文自然景观广布,著名景点有龙潭河、笔架山、百年巨杏等。这里冬寒夏凉,还是休闲避暑的佳处。

20、田头乡 田头乡位于岳西西南边陲,与太湖县接壤,1992年3月由原田头、岩上、柳畈三乡合并而成。距县城53公里,全乡总面积91平方公里,辖8个行政村,182个村民组,2005年总人口12060人。

田头乡境内千峰竞秀,峰回路转,沟壑交错,水流湍急。自然资源极为丰富,广阔的山场孕育着众多的奇花异树,珍禽异兽。田头古杉名冠华东地区长江以北,田头茶叶内质清纯,香味绵长。《安庆府志》载:“1683年,茶六邑具有,以桐之农山,潜之闵山者为最”,潜之闵山,即为今岳西县田头乡闵山。《潜山县志》也有记载:1654年,“闵山一县西80里,有果老岭,其山多茶,其茶佳,芽茶岁派供应库二百九十斤。”说明田头闵山自古产有贡茶。田头蚕桑、生姜、板栗、猕猴桃等经济作物,天麻、杜仲、茯苓、何首乌等名贵中药材都素有盛名,各种动植物药材除人工培植外,野生的达千种之多,三条较大的出境河流均为源头河,河道陡峭,落差极大,水利资源丰富,水能理论蕴藏量达1万千瓦,水电开发潜力巨大,蛭石、云母、石英石、花岗岩、水晶石、粘土等非金属矿产资源较为丰富。

田头有着悠久的光荣革命历史,16个村都曾留下革命先烈战斗的足迹,早在1929年,境内人民就在中国0的领导下,建立农会,开展土地革命。30年代初,中国工农红军34师补充团,红28军及便衣队在田头建立根据地。40年代后期,刘邓大军南下后,0领导的地方武装组织民众与-还乡队及国民政府25军、48军进行斗争,境内成为武装斗争的火热战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田头涌现出柳文杰、柳志杰等一大批热血男儿,为中华民族解放事业献出青春和生命。

田头民风纯朴,空气清新,植被良好,生态完美。四望山钟奇俊秀,集浓郁而悠久的佛教文化和俊奇壮丽的自然景观于一体。自元代起即为禅宗“临济”派卓锡之地。龙王井、神仙坟、金盆架、罗汉石、笔架峰、宝珠岗等景点,吸引众多游客驻足流连,六合寨、牵马寨、老令寨、朱令寨、张山寨、葫芦寨等诸多山寨,自宋末刘源与张德兴抗元至太平天国陈玉成部抗清,都是农民起义队伍的大本营。东山河峡谷幽静深长,凸处蛟腾凤舞、凹处蜿蜒曲折,深潭连深潭,瀑布接瀑布,终年水声如雷,岩间古木参天,令人乐不思归。

21、石关乡 石关乡地位江淮分水岭,位于岳西县县城以北22公里,距省城160公里,与县内温泉、毛尖山、巍岭、主簿、头陀、来榜六乡镇相邻,平均海拔840米,是典型的高寒山区;全乡总面积93平方公里,辖8个行政村,124个村民组,2005年全乡3104户,12301人,人均纯收入1490元;境内交通便利,环境优良,105国道横贯10公里,与石黄线、石巍线相交,是重要的交通要道口和人流、物流、信息流的集散地;乡内村村通电、通路、通有线电视、通电话,建有移动、联通两座无线通讯基站;集镇所在地石关村汪坳组,镇区面积0、2平方公里,人口3000多人,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近30个,水、电、气、通讯设施齐全,商贸、零售、餐饮、住宿业一条龙服务;全乡现有工业企业2个,小型加工业3个,固定资产总额3000万元,年财政收入64万元;省政府行管局干休所、省体育局体训中心基地两个省级单位座落于本地。

近几年来,石关乡党委、政府一班人带领全乡干群立足自身,力争外援,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长足进步,基础设施不断加强,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社会治安优良,百姓纯朴热情,特别是全乡干群求发展、快发展的信心和干劲十足,发展前景宽阔。

主要资源

石关乡历史渊源悠久,人杰地灵,名扬内外,境内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十分丰富,可供开发潜力较大。主要是:

1、广阔的山场资源。全乡山场总面积99994亩,人均达9亩,森林和生物多样性保护良好,杂木、草类植物生长茂盛,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造树,立体开发,发展生态经济。

2、大量的石材资源。经勘测,石材存积量约300万立方米,现有适合采矿点4处,多为花岗石,质地坚硬,花纹多样,色泽鲜艳,是居家建房上佳的装修原材料。

3、充足的劳动力资源。乡内山多地少,剩余劳动力较多,属外出劳务大乡,每年有近2000人在外务工,以农业、手工业、加工业等能工巧匠居多,创造了较为可观的收入,是一笔回乡二次创业的宝贵财富。

22、姚河乡 姚河乡地处岳西县东北边陲,素有岳西北大门之称,是省委办公厅扶贫联系点。东北与舒城县查湾乡、晓天镇、平田乡交界,西南与本县的主簿镇、头陀镇接壤。全乡总面积77平方公里,其中山场面积8.3万亩,耕地面积6632亩,2005年全乡辖6个行政村,122个村民组,2064户,8561人。乡政府座落姚河村大桥组,南距县城59公里,北距合肥138公里。105国道横穿境内姚河、龙岩、香炉、龙王四村,青姚路经过管山、马石、沈桥、梯岭等村,实现了村村通公路,村村通有线电视,组组通电话,户户通电,90%的农户饮上了清洁卫生用水,集镇建设规模达3万m2,配套设施不断完善。

姚河乡主要产品有板栗、茶叶、毛竹、木粉、卫生香、花岗岩,还有天麻、茯苓等贵重药材。其中茶叶、板栗、药材已发展成为我乡的三大支柱产业。

全乡水力资源丰富,先后修建了长湾、龙王、香炉、油河四座电站,黄树、太平电站正在兴建,总装机3840千瓦。全乡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势头强劲。

姚河地理位置优越,自然资源丰富,勤劳纯朴的老区人民竭诚欢迎中外客商来姚河投资兴业。

23、和平乡 和平乡位于岳西县西北部,乡政府驻地西溪村,距县城31公里,105国道、318国道及209省道分别擦边而过。全乡总面积102平方公里,辖6个行政村,125个居民小组,2005年全乡总户数2433户,人口9393人。境内西溪河、宝纛河两条大河平行直贯全乡,属长江流域潜水干流上游支流的源头。境内千峰竞矗、层峦叠翠,万木争荣、鸟语花香。海拔较高的多枝尖、驮尖皆耸立在该乡境内,形成了巍巍大别山的主峰地带。该乡属北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凉、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雨热同期。这里是著名的老革0据地,载入史册的国共合作谈判九河签字旧址至今仍在仍在述说和细数着这块红色土地上巨大的变迁。近年来,该乡广大干群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群众的生活水平如芝麻开花节节攀高,基础设施建设正逐步完善。全乡12个行政村中大部分村民组均有公路连接。有线电视及程控电话的入户率均在60%以上。移动、联通两个基站也已顺利开通。

主要资源

境内森林覆盖率高,植被完好,山青水秀,生态资源完美。宝纛河生态旅游资源丰富,拥有笔架山、双乳峰、光岩寨、月亮崖、中书楼(墓)等著名景点。另水力资源、花岗石板材资源以及珍稀动、植物资源均较为丰富。

名特产品

1、有机茶叶。这里因大部分产茶区海拔较高,终年云雾缭绕,所产茶叶无污染残留,品质上乘,色、香、味俱全。

2、蚕茧。受地区气候环境影响,这里所产蚕茧个大,丝长,深受欢迎。

3、三桠皮。和平已逐步形成了全县乃至全省及其它省周边县三桠皮的集散中心,现乡内已发展三桠基地近万亩。

4、宝纛河贡鱼、贡柿。宝纛河所产河鱼及柿子被清内阁中书林杞才带往皇宫,皇帝品后,因味美即封为贡鱼、贡柿。

5、香菇、木耳。每到香菇、木耳成熟期,许多商贾云集和平,争相购销。因为这里所产的香菇、木耳独有的美味十分撩人。

6、茯苓、天麻。这里盛产茯苓、天麻等名贵中药材,是一个天然的大药库,境内磨冲药材一条街药材交易终年不断,十分火爆。

24、巍岭乡 巍岭乡座落于岳西县县城东北部,与潜山县彭河乡交界,总面积41.4平方公里,下辖3个村,50个村民组,2005年全乡总户数1143户,总人口4003人,巍岭乡生态良好,资源丰富,边贸小集镇也初具规模,高楼在青山中掩映,街道在绿水中环抱,颇具山区集镇特色。

巍岭乡交通便利,距县城的33公里路程中,至105国道12公里为四级沥青路面,至潜山县城八十公里也全部为沥青路面,五个村村村通公路,路况良好,畅通无阻。我乡山地落差大,地区气候差别大,盛夏时节,既能享受盛夏的火热,又有能沐浴春风般的清凉之地。全乡植被良好,森林覆盖率为95%,复杂的地理结构、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矿产资源。

名优土特产

农特产品主要有:茶叶、中药材、山野菜和葛根粉。茶叶品质优良,系高山绿色无公害有机茶,拥有专业化高标准茶厂两家。中药材品种有丹参、苍术、百合、茯苓、天麻、杜仲等,拥有中药材加工企业一家,半成品销往东南亚一带。

企业概况

全乡现有企业十余家,安庆市茁壮农药有限公司、缸河水电有限责任公司、国康药材公司是我乡规模企业。通过改制,我乡企业皆为民营企业,其中县重点企业安庆市茁壮农药有限公司于1998年由国有企业改制为民营企业,现有固定资产2000万元,年营业产值2430万元,职工100余人,该公司开发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博落回生物农药是国家星火计划实施项目,已与安庆市中宜集团合作组建安庆中宜茁壮生物农药有限公司,生物农药已小批量投放市场;缸河水电有限责任公司下辖缸河、巍岭、杨河3座电站,总装机容量460千瓦,固定资产180万元,股东12人;国康药材公司有正式员工15人,临时工60余人,年贸易额1000多万元,中药材半成品销往东南亚。近两年,企业发展更为迅速,西风站、孔泽免烧砖厂、绍平木器厂、夹河板材厂、强生山野菜加工厂、薛河茶厂、巍岭茶厂等一批新建民营企业正蓬勃发展。

风景名胜

该乡主要旅游景点有:一、太平寨景区、天然寺景区、圣井河峡谷、后河瀑布、千年银杏等主要景点;这几处景点自然相连,形成了一道靓丽的旅游风景线---太平寨生态旅游线,该旅游线路道路通达,景色宜人。二、松毛尖旅游景区; 松毛尖西北与枯井园自然保护区相连,东北与万佛山景区相连,东南与板仓自然保护区相连,二仙石,三神古洞(风、雷、电)远近闻明,奇松怪石,赏心悦目。

[上一页][第1页][2]